客家韵、红土风、东江源、橘乡情
是我县创新塑造的四大品牌
其中,客家韵,是记忆,是乡愁,更是神往
在“客家韵”品牌打造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历史财富
是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东江源头,武夷山下
寻乌
以独有的方式诠释着非遗的魅力
传播非遗 传承美丽
用真心呵护文化遗产
麻包豆腐制作技艺
麻包豆腐是由客家酿豆腐演变而成。相传,客家人由中原迁居至南方后,每逢佳节思念中原的饺子,但由于南方不生产小麦,没有面粉,古时候交通又不便利,聪明的客家人用豆腐做皮,酿入肉馅做成了“饺子”,客家酿豆腐就这样诞生了,酿豆腐被孙中山先生成为“客家第一菜”,誉为南方的饺子。
清朝年间,寻乌老百姓把白豆腐改为炸豆腐后再酿馅,馅的制作也经过多次的改良后成了现在的萝卜香菇肉馅,因外形酷似装满谷物的麻包袋,因而命名为“麻包豆腐 ”,成了寻乌独有的菜品。好的菜品来自好的食材,当地农村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种植黄豆,家家小院有石磨,个个媳妇都是制作豆腐的一把好手。毛主席的《寻乌调查》亦有记载,哪家的豆腐磨得好,哪家的豆腐卖的好;豆腐成品有哪些,价格有几种,当年毛主席都作了详细的调查。
麻包豆腐是寻乌的特色菜肴,家家会做,人人爱吃,是当地婚嫁、乔迁、满月和传统节日的必备菜品,也是外出乡贤记忆最深处的家乡味道。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
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加大力度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
红土地上的文化根脉得以赓续与弘扬
散发出浸润人心的时代之光
来源:寻乌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