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寻乌不寻常】客家韵·非物质文化遗产——​灰水粄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2-05-13


客家韵、红土风、东江源、橘乡情

是我县创新塑造的四大品牌

其中,客家韵,是记忆,是乡愁,更是神往

在“客家韵”品牌打造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历史财富

是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东江源头,武夷山下

寻乌

以独有的方式诠释着非遗的魅力

传播非遗    传承美丽

用真心呵护文化遗产


灰水粄制作技艺



      灰水粄是具有客家的特色小吃,是一种纯绿色食品,灰水板的制作过程繁琐,首先要从山上砍回一种叫做“黄板柴”的灌木,晒干后烧成灰,用开水把灰化了,过滤出水来,过滤杂质后剩下的清水叫灰水。把大米洗干净倒入灰水中浸泡,并将泡好的米磨成米浆,后与新鲜韭菜磨成的浆混合后加入适量盐后倒入大锅中先用大火加温至沸后改用小火,在此过程中要用锅铲不停翻铲并使劲擂搓,使其受热均匀,以免米浆成团和粘锅底。待其七分熟至不见水后铲至簸箕里,趁热做成圆形或者条形,也可用酸菜、猪肉、大蒜等混合成馅料包成饺子形状,放进垫有白织布的粄篮里,隔水蒸熟即可。独具特色的客家小吃,无不体现出客家人的热情好客。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

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加大力度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

红土地上的文化根脉得以赓续与弘扬

散发出浸润人心的时代之光



来源:寻乌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