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工作流动现场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8-11-12
11月8日,我县召开产业扶贫工作流动现场会,通过现场实地观摩,加快推进各村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加快实现产业全覆盖,进一步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工作。县委书记柯岩松出席并讲话。县领导张翠梅、米雅娜、严考泉出席。各乡镇党委书记、分管负责人,以及产业扶贫领导小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会议首先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三标乡三标村鹰嘴桃基地、富寨村中药材基地,长宁镇三二五村红薯基地,晨光镇岭背村稻虾一体化养殖基地、香山村猕猴桃基地和留车镇雁洋村大蒜基地,交流工作推进经验和做法。随后召开调度会,总结分析近期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并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柯岩松在讲话中指出,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是脱贫退出评估验收的重要内容。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各级各单位务必进一步紧张起来,按照“1+3”整体推进的思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柯岩松要求,各级各单位必须明确和解决好县委、政府重点关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加快实现产业和就业全覆盖的问题。要落实好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机制;要落实好“1+2”模式,除光伏产业外,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2项以上的农业产业,最终实现每户贫困户“一份股权、一个产业、一人就业”;要落实好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
——“五种模式”利益联结的问题。要逐村再梳理,利益再联结,完善佐证资料,选择示范引导型、农户参与发展型、解决务工型、直接分红型、返租倒包型等“五种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的其中一种或多种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提高发展能力,保障稳定增收脱贫。
——“七个问题”的整改。要抓好没有产业基地、产业奖补转为分红、没有有效的利益联结、产业覆盖率低、产业奖补标准低、非贫困户没有参与合作社、产业长短结合不够等问题的整改落实,限时销号,举一反三,统筹推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要继续加大招商力度,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着力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来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
——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问题。要注重发展沟域经济、注重柑橘恢复种植、注重发展蔬菜产业、注重发展甜柿产业、注重结合电商发展。充分发挥好乡村的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合当地水土、群众能够接受、市场适销对路的产业,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柯岩松强调,各级各单位要真重视,真落实,真见效,真问责。一定要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加强领导调度,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督查问效,充分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推动责任落实,确保我县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就打好下一步脱贫攻坚战,柯岩松强调,各级各单位要注意规定动作与创新特色、整体推进与示范带动、工作节奏与阶段重点、全面完成与专项帮扶、基础数据与精准帮扶、脱贫退出与可持续发展、埋头工作与应对检查、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实现高质量脱贫。(记者陈星亮、见习记者赖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