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寻乌不寻常】 废弃矿山“绿色蝶变” 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发布时间:2022-04-06

      近年来,我县在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中,全面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新理念,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将昔日的“环境痛点”转化为今日的“生态亮点”和“产业焦点”,成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试点的示范样板。


      由于过去的粗放式开采稀土,昔日的文峰乡石排村、上甲村柯树塘和涵水片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问题尤为突出。


      村民谢立新说:“没有开采稀土之前这里是山清水秀,到处都是参天古树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到处是残垣断壁、沙漠化。”


      2017年,我县吹响了生态全面修复治理的号角。投入了9.55亿元,先后实施了以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和涵水3个片区为核心的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山整治,水土流失强度由剧烈变为轻度;经过土壤改良,实现复绿14000多亩,覆盖率由10.2%提升至95%,植物种类由原来的少数几种草本植物增加到现在的乔灌草植物百余种,“荒漠”成了“绿洲”。


      县项目管理办主任曾伟朗告诉记者,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中,寻乌县坚持规划先行、打破行业壁垒、加强资金整合,统筹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四大类工程,实现治理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九位一体化推进,特别是创新践行废弃矿山治理“三同治”模式,确保上、下游治理目标系统一致,全流域稳定有效治理。


      通过矿山修复,昔日废弃矿山重现山水自然之美。如今,走进文峰乡柯树塘,废弃矿山变身成“花果山”,种下了油茶、百香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眼下初春时节,连绵的群山顶上林木葱茏,一片绿意盎然,山腰间长势良好的百香果园里,村民谢立新采收着成熟的果实。


      村民谢立新说:“通过废弃矿山的治理,我们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以前这块地寸草不生,现在可以种百香果了,通过产业的发展,对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在过得比以前好得多了。”


      此外,我县以矿山生态修复成效为依托的同时,同步推进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上甲村,成为了当地市民休闲游玩的后花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游人如织,这给创业者带来了商机。这两年,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上甲村农家乐老板刘人华说:“通过这几年政府的用心打造,把这里变成了一个生态旅游景区,也是网红打卡地之一,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也比较多,人数高的时候到达的1万人次一天,我就考虑为这边提供吃喝玩乐及住宿的一个餐饮服务农家乐,得益于政府的改造,环境的改善,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也给我们农家乐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和收入。”


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绿色蝶变。该县坚持“生态+”的理念,在治理修复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态+园区”“生态+光伏”“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条路径,让废弃稀土矿区“变沙为宝”“变废为园”“变荒为电”,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如今的寻乌,绿水青山“底色”更亮了,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了。

县项目管理办主任曾伟朗:下一步,我县将在巩固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做好山水林田湖草项目2.0版本文章,运用“生态+”的理念,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水银山转化步伐,全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


来源:寻乌融媒